|
送張蛻秀才 / 作者:楊億 |
許田流寓因相識,歲歷今移十二辰。
別墅已荒三徑草,素衣猶化九衢塵。
懸瓢顏巷安貧久,泣玉荊山失意頻。
莫向明時便招隱,重來須醉杏園春。
|
|
送張蛻秀才解釋: 《送張蛻秀才》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給出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許田流寓因相識,
歲歷今移十二辰。
別墅已荒三徑草,
素衣猶化九衢塵。
懸瓢顏巷安貧久,
泣玉荊山失意頻。
莫向明時便招隱,
重來須醉杏園春。
詩意:
這首詩是楊億送別好友張蛻的作品。詩中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友誼的思念之情。詩人描述了張蛻離開許田,流落他鄉已有多年,時間已經過去了十二個時辰(即一天),許多歲月已經過去。離別后的別墅已經荒廢,三條小徑長滿了草,張蛻的素衣也沾滿了塵土。他雖然在懸瓢顏巷過著貧窮的生活,但已經過去了很久。他常常在泣玉荊山上失意地哭泣,表示他在外漂泊時多次經歷失敗和挫折。詩人告訴張蛻,不要在明亮的時候就隱居起來,要重回杏園,重新享受春天的醉意。
賞析: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通過描繪張蛻離開許田后的生活狀況和內心感受,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思念之情。詩人運用了一系列意象和象征,如別墅荒廢、草長三徑、素衣塵土、泣玉荊山等,展現了張蛻離開后的落寞和不如意。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期望,希望張蛻能夠在明亮的時候重新回到杏園,享受春天的歡樂和醉意,也寓意著對張蛻的鼓勵和祝福。
整首詩意境清幽,語言簡練,意蘊深遠。通過對離別和友誼的描繪,詩人展示了人情世故和生活的變遷。這首詩詞具有宋代文人的特點,既有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又有情感的抒發,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