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十八迎俎奏豐之曲 / 作者:楊億 |
有牲斯純,有俎斯陳。
柔嘉登薦,昭事惟寅。
|
|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十八迎俎奏豐之曲解釋: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十八迎俎奏豐之曲》是宋代詩人楊億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有牲斯純,有俎斯陳。
柔嘉登薦,昭事惟寅。
詩意:
這里有純潔的祭牲,有整齊的祭俎。
柔和的音樂奏響,表彰的事務(wù)只屬于寅時(早晨)。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古代宮廷祭祀的場景。詩中描述了祭祀儀式中所用的祭牲和祭俎。祭牲代表著純潔和神圣,祭俎則代表著整齊和規(guī)范。詩人通過對這些儀式器具的描繪,營造出莊嚴而莊重的氛圍。
詩中提到的“柔和的音樂奏響”指的是在祭祀儀式中演奏的樂章,這些樂曲柔和嘉美,為整個儀式增添了莊嚴而莊重的氛圍。樂章的演奏使得整個儀式更加隆重,彰顯了對神明的敬意。
最后一句“昭事惟寅”表明這些祭祀的事務(wù)只能在寅時(早晨)進行。寅時是指早晨五點到七點之間,是一天中陽氣初生、萬物復(fù)蘇的時刻,也是最為祥和莊重的時刻。詩人通過選擇寅時進行祭祀,彰顯了對神明的尊崇和敬畏之情。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祭祀儀式的描繪,表達了對神明的虔誠和敬畏之情,展現(xiàn)了宋代宮廷祭祀的莊嚴和規(guī)范。同時,詩人運用細膩的描寫和精準的抒發(fā),使整首詩詞充滿了莊重而肅穆的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