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洞歸吳中 / 作者:楊億 |
春渚歸艎不暫留,青絲如葆恐逢秋。
騷人已得江山助,賦客終陪霰雪游。
三徑未荒休歡鵬,十漿先饋定驚鷗。
洞庭霜橘疁田粟,歲計猶堪比徹侯。
|
|
許洞歸吳中解釋: 《許洞歸吳中》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的湖泊送我回到吳中,
我不能久留,青絲宛如葆子,擔心會遇到秋天。
文學家已經獲得了江山的幫助,
而我這位賦客最終只能陪同著冰雹和雪一起游玩。
三條小徑還未荒蕪,讓歡樂的鵬鳥休息,
十碗酒先饋送,定會驚起飛翔的海鷗。
洞庭湖畔的霜柑和耕種的田地,
年歲的計算仍可以與貴族相媲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從許洞返回吳中的情景,并表達了他對春光的短暫停留的遺憾。詩中通過對騷人和賦客的對比,表達了文學家在江山中獲得支持和榮耀的同時,賦客卻只能陪伴著冰雹和雪一起游玩,暗示了他在文學創作中的辛酸和無奈。詩中還描繪了洞庭湖畔的景色,以及種植霜柑和田地的場景,表達了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將歲月的價值與貴族相提并論。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詩人運用自然景物和人物的對比,展示了文學家和賦客在社會地位和榮譽上的差距,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現實困境的體驗和思考。詩中所描繪的洞庭湖和田地景色,以及對霜柑和田粟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農耕生活的喜愛和真摯情感。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思考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