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經惣持大師致宗之泗上禮塔 / 作者:楊億 |
早傳心印得衣珠,不學聲聞證有馀。
犀柄屢登三殿講,瑯函新譯五天書。
蓮華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間解纜初。
隨順世緣無所住,經行宴坐自如如。
|
|
譯經惣持大師致宗之泗上禮塔解釋: 這首詩詞《譯經惣持大師致宗之泗上禮塔》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早傳心印得衣珠,
不學聲聞證有余。
犀柄屢登三殿講,
瑯函新譯五天書。
蓮華塔下焚香去,
竹箭波間解纜初。
隨順世緣無所住,
經行宴坐自如如。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位名叫惣持大師的僧人,在泗上禮塔之下行持佛法的情景。詩中表達了他的修行心得和境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惣持大師的修行之道。首句"早傳心印得衣珠",意味著他早已傳承了心印(佛法的精髓),得到了衣缽的傳承。"不學聲聞證有余"表明他并不局限于聲聞二乘(初級階段),而是在修行中得到了更高的證悟。
接下來的兩句"犀柄屢登三殿講,瑯函新譯五天書"描述了惣持大師在佛法講堂中屢次登上講壇,解說佛法。他不僅是一位講經的高僧,還參與了佛經的翻譯工作,使得佛教經典以新的譯本出現。
"蓮華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間解纜初"表明惣持大師在蓮華塔下焚香禮佛,同時也象征著他解除塵緣的初步。竹箭波間解纜,意味著他在紛繁的世事中逐漸解脫束縛,邁向自由。
最后兩句"隨順世緣無所住,經行宴坐自如如"表達了惣持大師超脫世俗的態度。他隨順世間緣起,沒有執著于任何事物,自在地行持佛法,無論是在修行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自如自在地坐禪修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惣持大師在佛法修行中的境界和態度,表達了超越塵世的追求和自在自在的境界。同時,詩詞中運用了簡潔明了的語言,給人以清新脫俗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