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道宗弟兄東游 / 作者:楊億 |
王謝江東推世胄,機云洛下振才名。
忽思油幕從知去,便挈縢囊冒暑行。
高第自須求甲乙,嘉招未用赴弓旌。
待看萬里摶羊角,即是三秋聽鹿鳴。
朝彥賦詩爭送別,藩侯置驛定相迎。
不知誰啖牛心炙,又見清談一座傾。
|
|
元道宗弟兄東游解釋: 《元道宗弟兄東游》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王謝江東推世胄,
機云洛下振才名。
忽思油幕從知去,
便挈縢囊冒暑行。
高第自須求甲乙,
嘉招未用赴弓旌。
待看萬里摶羊角,
即是三秋聽鹿鳴。
朝彥賦詩爭送別,
藩侯置驛定相迎。
不知誰啖牛心炙,
又見清談一座傾。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元道宗弟兄東游的情景。詩人講述了王謝家族在江東推崇的世家后裔,以及楊億自己在洛陽振興才名的機遇。他突然想起油幕中的知己,便帶著行囊冒著酷暑出發。他渴望在科舉考試中獲得高等級的職位,但受邀的宴會卻未能參加。他期待著能在千里之外看到羚羊的雙角,也希望在秋天聽到鹿鳴的聲音。朝彥為了送別他賦詩,眾多的官員競相派人前來相送。但是,他不知道是誰吃了牛的心臟炙烤,又看到了一座清談的座談會。
賞析:
這首詩詞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楊億自己和王謝家族的情景,展示了他們的追求和憧憬。詩中使用了許多意象和修辭手法,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詩中提到的王謝江東推世胄,機云洛下振才名,表達了王謝家族在江東地區的聲望和楊億在洛陽嶄露頭角的機遇。通過描述楊億挈帶縢囊冒暑行,展示了他對自己前途的追求和不畏艱辛的精神。
詩中的高第自須求甲乙,嘉招未用赴弓旌,表達了楊億渴望通過科舉考試獲得高級職位的心愿,但受邀的宴會使他無法赴約。這也反映了當時科舉制度對于士人的重要性以及他們追求功名的渴望。
詩的最后兩句,待看萬里摶羊角,即是三秋聽鹿鳴,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詩人對于遠方的向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這些景象也象征著詩人追求的理想和寧靜的心境。
整首詩詞情感豐富,描繪了楊億和王謝家族的追求和憧憬,展示了他們對未來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也展示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寧靜境界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