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公于石氏東齋宴鄭工部分韻得悲秋浮 / 作者:楊億 |
楚客登臨處,離懷重隱憂。
二毛初入髩,一葉早驚秋。
旅雁他鄉思,悲笳絕塞愁。
憑何遣羈緒,菊蕊滿杯浮。
|
|
諸公于石氏東齋宴鄭工部分韻得悲秋浮解釋: 《諸公于石氏東齋宴鄭工部分韻得悲秋浮》是宋代楊億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楚客登臨處,離懷重隱憂。
二毛初入髩,一葉早驚秋。
旅雁他鄉思,悲笳絕塞愁。
憑何遣羈緒,菊蕊滿杯浮。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楚國的客人登上高山遠眺的景象,他內心充滿離愁與憂慮。詩中以二毛初次長出的胡須以及早早凋零的枯葉來象征時光的流轉與歲月的消逝,寄托了主人公對光陰易逝的深切感慨。旅途中的雁兒想念著他們曾經生活的故鄉,而悲涼的笳聲則是邊塞上凄遠的哀思。詩的最后,主人公感慨萬分,不知如何排遣內心的紛亂和牽掛,只能將滿杯的菊花浮在酒杯中,寄托自己的心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通過描繪楚客登臨的景象,以及對胡須和枯葉的比喻,詩人巧妙地表達了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和對時光流轉的憂慮。旅途中的雁兒和悲涼的笳聲則進一步營造了一種離愁別緒的氛圍,增添了詩詞的憂愁情調。最后,詩人以滿杯的菊花浮在酒杯中作為寄托,表達了對紛亂思緒的無奈和對逝去時光的珍惜之情。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線,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作者內心世界的感慨和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通過對時光流轉和離愁別緒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生命脆弱與短暫的認識和思考。這首詩詞具有典型的宋代文人詩風,以細膩、感傷的情感表達和對自然景物的獨到描繪而著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