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衢州席刑部早秋 / 作者:楊億 |
朱火熒熒向夕流,林間一葉忽驚秋。
風來野渡聞漁笛,霧歛晴天見蜃樓。
艷愛芙蓉開幕府,香憐杜若老汀洲。
使君鬢畔多玄發,臨水登山不用愁。
|
|
次韻和衢州席刑部早秋解釋: 《次韻和衢州席刑部早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億。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朱火熒熒向夕流,
林間一葉忽驚秋。
風來野渡聞漁笛,
霧歛晴天見蜃樓。
艷愛芙蓉開幕府,
香憐杜若老汀洲。
使君鬢畔多玄發,
臨水登山不用愁。
中文譯文:
夕陽如朱火般熊熊燃燒,向西流去,
林間的一片葉子忽然嚇了一跳,感覺到秋意。
微風吹來,野渡傳來漁夫的笛聲,
霧氣散去,晴朗的天空中出現了蜃樓。
美麗的芙蓉花開在宮殿中,
芬芳的杜若花憐愛著古老的汀洲。
官吏的鬢發上有著許多白發,
臨水或登山都無需擔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秋天的景色為主題,通過表現夕陽、秋葉、漁笛、蜃樓等元素,展現了豐富的意境和感受。
詩的開頭,朱紅色的夕陽如火一般燃燒,流向西方。這種形象描繪了夕陽的壯麗和輝煌,給人一種熱烈的感覺。
接著,詩人突然提到林間的一片葉子忽然驚起秋意。這里通過一片葉子的變化,暗示整個大自然正在悄悄過渡到秋天。這種變化的突然性和微妙性使人感受到秋天的來臨。
然后,詩人描述了微風吹來時,野渡傳來漁夫吹奏的笛聲。這里的漁笛聲和野渡的景象相得益彰,使人感受到田園風光的寧靜和生機。
最后兩句描述了霧氣散去后,晴朗的天空中出現了蜃樓。蜃樓是一種光學現象,給人一種虛幻、奇幻的感覺。這里的描繪增添了詩詞的神秘和浪漫色彩。
整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感受和對生活的熱愛。詩中通過對花開、葉落、風吹、霧散等景物的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變化和豐富多彩的景致。同時,詩人還融入了對歲月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使詩詞更具深意和哲理。整首詩意境明朗,用詞簡練,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