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系郡齋書事之什 / 作者:楊億 |
竹使貪為郡,金門懶上書。
征途沿木合,官舍類樓居。
密葉藏啼鳥,澄潭躍戲魚。
波光搖島嶼,霽色露閻閭。
圃蕙光風拂,山苗淑氣噓。
開樽空愛客,函丈孰宗予。
清唳頻思鶴,長鳴幾厭驢。
顏貧一瓢足,嵇懶尺題疏。
薄宦無勞說,長謠任所如。
神明定來舍,莊室正虛虛。
|
|
次韻和系郡齋書事之什解釋: 《次韻和系郡齋書事之什》是宋代楊億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竹使貪為郡,金門懶上書。
這里的竹子在郡官的府邸中生長得茂盛,郡官卻沒有時間寫奏章。
這首詩詞以竹子和金門作為象征,表達了官員們沉迷于享樂而忽略了職責的情景。
征途沿木合,官舍類樓居。
征途沿著木屋而來,官員們的住所宛如樓閣一般。
這里描繪了官員們官舍的壯麗和高貴,暗示了他們的奢靡生活。
密葉藏啼鳥,澄潭躍戲魚。
茂密的葉子中藏著啼叫的鳥兒,澄潭中的魚兒躍出水面嬉戲。
這一景象展示了自然環境的安寧和生機,與官員們的懶散形成鮮明對比。
波光搖島嶼,霽色露閻閭。
波光晃動著小島,晴朗的天空映照著官邸。
這里描繪了官員們的府邸如何顯赫和壯麗,同時也暗示了他們的權勢和地位。
圃蕙光風拂,山苗淑氣噓。
花園中的蘭草散發著芳香,山脈上的苗草吹拂著清新的氣息。
這里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諧與美好,與官員們的墮落形成強烈對比。
開樽空愛客,函丈孰宗予。
打開酒壇卻沒有賓客,信函中又有誰會提起我。
這里表達了詩人的孤寂和無人知曉的心情,反映了他的深情和難以為繼的境況。
清唳頻思鶴,長鳴幾厭驢。
清脆的鶴鳴讓我時常思念,長時間的驢叫卻令人厭煩。
這里通過對鶴和驢的對比,表達了對高尚品質和卑俗行為的喜好與厭惡。
顏貧一瓢足,嵇懶尺題疏。
顏回雖然貧窮,卻以一瓢酒為滿足;嵇康雖然懶散,卻能寫出長篇的文章。
這里通過對顏回和嵇康的贊頌,表達了對真誠和才華的崇敬。
薄宦無勞說,長謠任所如。
身處微薄的官場,不必多作辯解,長篇的贊美詩隨心所欲。
這里表達了詩人對于平凡官員的生活境遇的理解和寬容,同時也體現了他自由自在的創作態度。
神明定來舍,莊室正虛虛。
神明已經決定了他的歸宿,莊重的官邸卻顯得空虛。
這里通過對神明和官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次韻和系郡齋書事之什》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通過描繪郡官在官邸中的懶散生活,以及自然界的美麗與和諧,展示了對官場腐敗和對清新自然的反思。
詩中描述了郡官們忽略職責的情景,他們沉迷于享樂,對于政務懶散不作為。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自然界的景象,如茂盛的竹子、清澈的潭水、搖曳的島嶼和美麗的山脈,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和安寧。
詩中還提及了花園中散發芳香的蘭草和山間吹拂的清新氣息,與郡官們的腐敗形成鮮明對比。詩人通過這些描繪,抒發了對官場腐敗的不滿與對清新自然的向往。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孤寂和無人理解的心情。他打開酒壇,卻沒有賓客相伴;寫信函,卻沒有人提及他。這表達了詩人的孤獨感和被遺忘的境遇。
最后,詩人贊頌了顏回和嵇康,顏回雖然貧窮,但一瓢酒已足夠滿足他;嵇康雖然懶散,卻能寫出長篇的文章。通過對這兩位歷史人物的贊頌,詩人表達了對真誠和才華的崇敬。
整首詩詞充滿了對官場腐敗和對清新自然的反思,以及對真誠和才華的崇敬。詩人通過對比和描繪,表達了自己對于社會現實和個人境遇的思考和感慨,展示了他對清新自然和高尚品質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