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夕池上 / 作者:楊億 |
蓮塘帶戈林,清吹滌煩襟。
泉咽猶鳴玉,臺傾舊築金。
僵桃蟲自蠹,怪石蘚交侵,此夜悲秋客,煙蛩亦伴吟。
|
|
秋夕池上解釋: 《秋夕池上》是宋代楊億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蓮塘帶戈林,
清吹滌煩襟。
泉咽猶鳴玉,
臺傾舊築金。
僵桃蟲自蠹,
怪石蘚交侵,
此夜悲秋客,
煙蛩亦伴吟。
中文譯文:
荷塘環(huán)繞著戈林,
清風(fēng)吹拂著煩悶的衣襟。
泉水低吟像玉石一樣悠遠,
高臺上的古建筑已經(jīng)傾斜,金瓦殘破。
僵木桃樹被蟲蛀,
奇石上長滿了苔蘚,
這個夜晚讓秋天的客人悲傷,
煙中的知了陪伴著吟唱。
詩意和賞析:
《秋夕池上》描繪了一個秋天的夜晚景色,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孤寂和憂傷。整首詩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來烘托出詩人的情感。
首先,詩人描繪了荷塘環(huán)繞著戈林,給人一種寂靜而凄涼的感覺。接著,清風(fēng)吹過,象征著清新和潔凈,帶走了詩人內(nèi)心的煩悶和憂慮。
詩中的泉水低吟,使人感受到一種幽遠的美感,仿佛泉水在低聲訴說著什么。而古建筑的傾斜和殘破則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時光的無情,給人一種凄涼和蕭條的感覺。
接下來,詩中的僵木桃樹被蟲蛀、奇石上長滿了苔蘚,描繪了荒涼和寂寞的境地。這些景物的描寫增強了詩人內(nèi)心的悲傷情緒。
最后,詩人稱這個夜晚為“秋天的夜晚”,同時提到了“秋天的客人”,暗示著詩人的孤獨和無依。煙中的知了陪伴著吟唱,象征著孤獨的吟唱和自我傾訴。
整首詩以荒涼的景物和悲傷的情感為基調(diào),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憂傷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fā),詩人成功地營造了一種凄涼的氛圍,引發(fā)讀者對生命的深思和對時光的無常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