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答柳 / 作者:楊億 |
我自虛心者,君能百尺芳。
未聞凌雪秀,唯解刺天長。
葉密招禽宿,皮枯任蠹藏。
他年丹穴鳳,恐不集垂楊。
|
|
竹答柳解釋: 《竹答柳》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為楊億。詩意表達了竹對柳的回答,表現了竹子自身的品質與態度。
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我自虛心者,
君能百尺芳。
未聞凌雪秀,
唯解刺天長。
葉密招禽宿,
皮枯任蠹藏。
他年丹穴鳳,
恐不集垂楊。
詩意分析:
這首詩以竹子作為自我陳述的主體,回答了柳樹的提問。首先,竹子自謙地說:“我是一個虛心的人”,表示自己虛懷若谷。然后,竹子稱贊柳樹:“你能長到百尺高,芳香四溢?!边@里,竹子以柳樹為對比,贊美了柳樹的高大和芬芳。
接著,竹子表示自己雖然沒有聽說過柳樹可以在嚴寒的冬天中獨立凌雪綻放的美麗景象,但只要能長期保持自己堅韌的品質,就能戰勝一切困難。竹子用“刺天長”來形容自己的品質,意味著竹子的堅韌和不屈不撓。
詩的下半部分,竹子進一步展示了自己的特點。竹子的葉子茂密,吸引了鳥兒棲息;竹子的皮是枯黃的,能夠容納蟲子的藏身之地。這里,竹子透露出自己包容的一面,它不僅為鳥兒提供了棲息之所,也為蟲子提供了庇護。
最后兩句表達了竹子的憂慮和擔心。竹子擔心在未來的某一年,鳳凰可能不再選擇在垂柳下筑巢。這里,竹子用鳳凰和垂楊象征了珍貴的事物,暗示了自己的擔憂和失望情緒。
綜合賞析:
《竹答柳》通過竹子的自述,表達了竹子堅韌、謙虛和包容的品質,以及對未來的擔憂。詩中運用了柳樹、雪、鳥、蟲等形象,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展現了竹子自身的特點和態度。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優美,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品質和未來發展的思考和期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