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章頔見寄 / 作者:楊億 |
雞窗十載共論文,蘭室依然有舊薰。
雨雪共拋修竹苑,煙霞獨訪武夷君。
隨珠照乘元無類,天驥追風定不群。
犬子賦成猶未獻,飄飄詞氣已凌云。
|
|
次韻和章頔見寄解釋: 《次韻和章顛見寄》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楊億。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雞窗十載共論文,
蘭室依然有舊薰。
雨雪共拋修竹苑,
煙霞獨訪武夷君。
隨珠照乘元無類,
天驥追風定不群。
犬子賦成猶未獻,
飄飄詞氣已凌云。
譯文:
在雞窗辯論文學已經十年,
聞到蘭室仍然有舊時的香氣。
雨雪一同拋棄修竹的庭院,
煙霞獨自拜訪武夷的君主。
隨著珍珠的照耀,乘船的人無法相比,
天馬追逐風,決不與眾不同。
我的文章尚未呈獻給你,我的孩子,
而我飄飄然的詞句已經超越了云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楊億對文學的思考和自我評價為主題,展現了他對文學追求的堅持和自豪。
詩的第一句“雞窗十載共論文”,表達了作者與朋友在雞窗(指雞窗山)辯論文學已經十年之久,說明他對文學的投入和研究。雞窗山是宋代文人的文化聚會地,代表了文人雅集和文學交流的場所。
第二句“蘭室依然有舊薰”,通過“蘭室”(指蘭亭)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文人雅集的懷念和對文學傳統的承襲。蘭亭是東晉文學家王羲之的別墅,也是文人雅集和文學創作的地方,成為文人們向往的象征。
接下來的兩句“雨雪共拋修竹苑,煙霞獨訪武夷君”,描繪了作者與眾人共同拋棄了修竹的庭院,而他獨自去拜訪武夷山的君主。修竹是指文人雅集的場所,而武夷山則代表了清幽的山水和禪意的境界。通過這樣的對比,作者表達了自己不拘泥于傳統,追求獨特和卓越的態度。
接著的兩句“隨珠照乘元無類,天驥追風定不群”,以珠寶和馬匹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才華和追求的自信。珠寶照射下的乘船者無法與之相比,天馬追逐風,決不與其他馬匹相同,都暗示了作者在文學創作上的獨特和卓越。
最后兩句“犬子賦成猶未獻,飄飄詞氣已凌云”,表達了作者自己的自謙和自嘲。他認為自己的作品還沒有完全展示給他的孩子,但他的詞句已經如飄浮在云霄之上。這種自謙和自嘲中透露出作者對自己創作的自信和追求這首詩詞《次韻和章顛見寄》是宋代楊億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雞窗十載共論文,
蘭室依然有舊薰。
雨雪共拋修竹苑,
煙霞獨訪武夷君。
隨珠照乘元無類,
天驥追風定不群。
犬子賦成猶未獻,
飄飄詞氣已凌云。
譯文:
雞窗十年一同討論文學,
蘭亭依舊散發著古老的香氣。
雨雪中拋棄修竹庭院,
煙霞獨自前往拜訪武夷山的君主。
珍珠的光輝照耀乘船者,無人能媲美,
天馬追逐風,永不與眾不同。
我的文章還未呈獻給孩子,
但我的詞句已經飄揚在云霄之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文學追求的堅持和自信,同時也表達了對過去文學傳統的懷念。
詩的前兩句“雞窗十載共論文,蘭室依然有舊薰”描繪了作者與眾人在雞窗山共同討論文學已有十年之久,并稱述了蘭亭仍然散發著古老的香氣。雞窗山是宋代文人的文化聚會地,蘭亭則是東晉文學家王羲之的別墅,這里象征著文人雅集和文學交流的場所。作者通過這兩句詩表達了對于文學交流和傳統的珍視和懷念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雨雪共拋修竹苑,煙霞獨訪武夷君”通過雨雪中拋棄修竹庭院的描繪,表達了作者不愿拘泥于傳統,追求獨特和卓越的態度。而煙霞獨自訪問武夷山的君主,則象征著作者追求清幽和禪意的境界。
接下來的兩句“隨珠照乘元無類,天驥追風定不群”以珠寶和天馬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和對追求卓越的追求。珠寶照耀下的乘船者無法與之相比,天馬追逐風,永不與眾不同,暗示作者在文學創作上的獨特和卓越。
最后兩句“犬子賦成猶未獻,飄飄詞氣已凌云”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創作的自謙和自嘲。他認為自己的作品還未完全展示給他的孩子,但他的詞句已經如飄浮在云霄之上。這種自謙和自嘲中透露出作者對自己創作的自信和對文學追求的不懈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