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溪十詠其三朗山寺 / 作者:楊億 |
層巒連近郭,占勝有招提。
宿霧昏金像,飛泉濺石梯。
鐘聲空谷答,塔影亂云齊。
千騎時來此,尋幽獨杖梨。
|
|
建溪十詠其三朗山寺解釋: 詩詞:《建溪十詠其三朗山寺》
朝代:宋代
作者:楊億
中文譯文:
層巒連近郭,
山巒層疊,與附近的村莊相連,
占勝有招提。
占據高處,勝地上有一座佛寺。
宿霧昏金像,
夜晚的霧氣籠罩著金色的佛像,
飛泉濺石梯。
飛流直下的泉水濺起石階。
鐘聲空谷答,
鐘聲在空谷中回響,
塔影亂云齊。
佛塔的倒影與烏云交錯重疊。
千騎時來此,
千騎士兵時常來到這里,
尋幽獨杖梨。
尋找幽靜之地,獨自倚杖思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朗山寺的景色和氛圍。詩人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勾勒出層巒疊嶂的山巒與郭村相連的景象,顯示了寺廟的地勢優越。夜晚的宿霧籠罩著金像,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飛泉從山上直下,濺起石階,形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鐘聲在空谷回響,佛塔的倒影與烏云混合在一起,營造出寺廟的寧靜和神秘氛圍。
詩人提到千騎士兵常常來到這里,尋找幽靜之地,獨自倚杖思考。這表明寺廟作為一處僻靜之地,吸引著人們來此尋求寧靜和心靈的寄托。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朗山寺的自然景色和寺廟的氛圍,通過對自然與人文的描繪,表達了對寧靜與思考的追求。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山寺的寧靜和神秘,同時也可以體味到詩人對尋求內心安寧和靈感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