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張季常 / 作者:楊億 |
疊巘參差翠繞門,雕梁賀燕自成群。
殺雞日夕期嘉客,種竹寒暄對此君。
且向東臯輸黍稷,便應北闕降玄纁。
子真漫說耕巖石,不奈聲名四遠聞。
|
|
贈張季常解釋: 《贈張季常》是一首宋代楊億所作的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疊巘參差翠繞門,
雕梁賀燕自成群。
殺雞日夕期嘉客,
種竹寒暄對此君。
且向東臯輸黍稷,
便應北闕降玄纁。
子真漫說耕巖石,
不奈聲名四遠聞。
詩詞中文譯文:
山峰疊翠,錯落有致地環繞著門前,
雕梁上的燕子成群自在飛舞。
殺雞待客的日子晚晚有期待的賓客,
種植竹子的時候與您寒暄相伴。
前往東臯向您奉獻黍稷,
亦當向北方的皇宮獻上珍貴的紅絲綢。
您真實地談論著從事農耕的巖石,
可惜聲名與您的遠方無緣聽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贈送給張季常為題材,通過描繪一幅山居生活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對張季常的贊美和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以山峰疊翠、環繞著門前的景象,展示了張季常居住的山居環境,描繪出幽靜而美麗的自然景色。
接著,詩人通過描述雕梁上的燕子成群飛舞,表達了張季常的聲望和地位,猶如賀燕自成群,暗示了他在文化和社交圈中的顯赫地位。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提到了殺雞宴請賓客的場景,強調了張季常對待客人的熱情好客,殺雞日夕期嘉客,展現了他的慷慨和待人之道。
詩人還描述了張季常種植竹子的情景,表現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與自然相溶的生活態度。種竹寒暄對此君,表達了詩人與張季常在這樣的環境中交流互動的情景。
接著,詩人提到了向東臯進獻黍稷(古代的一種糧食作物),向北方的皇宮獻上珍貴的紅絲綢。這體現了張季常在政治和官場上的地位和貢獻,以及詩人對他的敬佩之情。
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張季常耕讀于巖石之間的談論的贊嘆,卻感嘆自己無法聽聞張季常的聲名,暗示了詩人與張季常的距離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山居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社交場景和張季常的種種才能與貢獻,展示了張季常的崇高品德和令人欽佩的地位。詩人對張季常的贊美和思念,使整首詩充滿了溫情和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