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和歌辭·塘上行 / 作者:李賀 |
藕花涼露濕,花缺藕根澀。
飛下雌鴛鴦,塘水聲溢溢。
|
|
相和歌辭·塘上行解釋:
《相和歌辭·塘上行》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寫了一個離別的情景,在塘邊的離別中表達了對思念和相思之情的深切表達。
詩詞中的“藕花涼露濕,花缺藕根澀”描繪了夏日的景象,藕花青翠欲滴,因露水而顯得濕潤。花從根部缺落,藕根變得干澀。這兩句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暗喻主人公的感情世界。花的缺失,象征著離別帶來的痛苦和心靈的空虛。
接下來的兩句“飛下雌鴛鴦,塘水聲溢溢”進一步加深了詩詞的意境。雌鴛鴦低飛著下降到了塘中,塘水因此而發出溢流之聲。詩詞通過雌鴛鴦的形象和塘水的聲音,把主人公與離別之間的痛苦和思念之情相結合。鴛鴦是雙宿雙飛的愛情象征,它的出現暗示著離別之后仍然有希望。塘水的聲溢流露出了主人公內心澎湃的感情,表達了其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表達了主人公在離別時的內心痛苦和深切的思念之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象征的運用,將離別的痛苦與愛情的美好相結合,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