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楞伽經注帖贊 / 作者:岳珂 |
貝多之葉來金仙,益以注釋非忘言。
楞伽著在西域編,名雖或訛經則傳。
唐世經生筆力便,茲文流布今幾年。
河南題字恐未然,留與末世觀蹄筌。
|
|
楞伽經注帖贊解釋: 《楞伽經注帖贊》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岳珂。這首詩詞通過表達對《楞伽經注》的贊美,探討了經典的傳承和注釋的重要性。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貝多之葉來金仙,
益以注釋非忘言。
楞伽著在西域編,
名雖或訛經則傳。
唐世經生筆力便,
茲文流布今幾年。
河南題字恐未然,
留與末世觀蹄筌。
詩詞中的"貝多之葉來金仙"意味著珍貴的經書如同金仙,它們的來臨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智慧和福祉。"益以注釋非忘言"表達了對注釋的重要性,注釋使經書的內涵更加深入人心,不會被人們遺忘。
"楞伽著在西域編,名雖或訛經則傳"這句話指出了《楞伽經注》的重要性和在西域廣泛流傳的事實。盡管有時候經書的內容可能會有錯誤,但它們仍然能夠傳承下來。
"唐世經生筆力便,茲文流布今幾年"這兩句表達了唐代時經書的產生和流傳的力量,這些經書的影響力一直延續至今。
最后兩句"河南題字恐未然,留與末世觀蹄筌"表明了作者對于經書傳承的擔憂。詩人擔心在未來的時代,可能沒有人能夠繼續傳承和注釋這些經典著作,因此他留下這首詩詞,以供后人觀摩和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對經書的贊美和傳承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經典文化傳承的重視和擔憂。它提醒人們應該珍惜并繼續傳承這些寶貴的智慧和文化遺產,以保持其在人們心中的價值和影響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