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四月 / 作者:李賀 |
曉涼暮涼樹如蓋,千山濃綠生云外。
依微香雨青氛氳,膩葉蟠花照曲門。
金塘閑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墮紅殘萼暗參差。
|
|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四月解釋: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四月》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四月的景色,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與繁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清晨涼爽,傍晚也涼,樹木猶如覆蓋天空的蓋子,千山上濃綠的樹木生長在云外。微妙的香雨落下,青青的氣息繚繞,樹葉上的繁花倒映在彎曲的門上。金塘上的靜水微微蕩起漣漪,老景色安靜沉重,沒有跳躍輕快的飛鳥,紅色的殘萼飄落,顯得暗淡參差。
這首詩詞通過獨特的意象和描寫手法,表達了四月時節的景象和感受。詩人以涼爽的天氣為背景,展現了春天的繁榮與美麗。詩中的樹木濃綠如蓋,給人一種蓬勃發展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自然的神奇和無窮的生機。詩中描述的微妙的香雨,使整個景色更加清新宜人,給人以一種花香四溢的感覺。膩葉上的蟠花倒映在曲門上,給人以虛實交錯、錯落有致的美感。描述金塘上的靜水搖起微小的漣漪,既展現了自然界微妙而細膩的變化,又給人以一種寧靜與靜謐的感受。
整首詩詞以細膩、柔美的描寫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美好景象的喜悅和贊美。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生動描繪,詩人將讀者帶入一個虛幻而美麗的世界,引起讀者對大自然的思考和體味。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示了李賀別具一格的意象和表達風格,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生命與自然美的熱愛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