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歌謠辭·鄴城童子謠 / 作者:李賀 |
鄴城中,暮塵起。
將黑丸,斫文吏。
棘為鞭,虎為馬。
團團走,鄴城下。
切玉劍,射日弓。
獻何人,奉相公。
扶轂來,關右兒。
香掃途,相公歸。
|
|
雜歌謠辭·鄴城童子謠解釋:
《雜歌謠辭·鄴城童子謠》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鄴城中一位童子的活動情景。
鄴城中,暮塵起。
在鄴城中,傍晚的塵土升起。
將黑丸,斫文吏。
他手持黑色小球,斬擊文字官吏。
棘為鞭,虎為馬。
將荊棘當作鞭子,虎當作馬匹。
團團走,鄴城下。
他在鄴城下迅速奔跑。
切玉劍,射日弓。
他手握著寶劍,彎弓射向太陽。
獻何人,奉相公。
他獻給誰呢?是為了奉獻給宰相。
扶轂來,關右兒。
他推動車輪,來自關右地區。
香掃途,相公歸。
他用香水清掃道路,為了迎接宰相的歸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鄴城的童子行動,表達了一種放浪不羈、不拘一格的精神。童子化身為鄴城的掌舵人,在黑丸、棘鞭等非常規的道具中展現了自己獨特的力量和勇氣。他駕馭著虎馬奔馳,用玉劍射日,象征著他的無所畏懼和無窮的想象力。最后,他用清香來迎接相公的歸來,展示了他的熱情和對有序社會的渴望。
整首詩以簡短、活潑的描寫方式,將童子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富有童真和想象力。通過對于自由與夢想的追求,以及對于傳統秩序的顛覆,展現了李賀詩歌中常見的反叛精神和對于現實世界的不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