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英臺近(登多景樓) / 作者:岳珂 |
甕城高,盤徑近。
十里筍輿穩。
欲駕還休,風雨苦無準。
古來多少英雄,平沙遺恨。
又總被、長江流盡。
倩誰問。
因甚衣帶中分,吾家自畦畛。
落日潮頭,慢寫屬鏤憤。
斷腸煙樹揚州,興亡休論。
正愁盡、河山雙鬢。
|
|
祝英臺近(登多景樓)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甕城高,圍墻擁擠。十里筍輿穩。欲上車回家,但風雨實在太無規律。歷史上有多少英雄,他們的遺恨深深埋在平沙之上。可又總是被長江流水帶走。我嘆息,問誰能解答。為什么衣帶中夾著的人,指的是我家自己種植的莊稼。夕陽下,江水涌動,我緩慢地寫下我的怨憤。斷腸煙樹揚州,興衰歷史不值得討論。現在我只關心中年感慨所帶來的滄桑之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作者眼中的景色和個人感受來表達對時代變遷的無奈和憂愁。詩中描繪了高聳的甕城和周圍繁忙的景象,以及筍狀的轎車穿行在狹窄的街道上。但是作者也表達了對風雨無常的煩惱和無奈。然后詩人引申出歷史上英雄的遺恨,認為他們的事跡往往被長江的流水帶走。作者通過對自家衣帶中種植的農作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個人和家庭的期待和關注。最后,作者以夕陽下的江水涌動為背景,表達了對興衰歷史的無所謂態度,他只關心自己中年時期的痛苦和滄桑之感。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表達了一種對時代的無奈和對個人境遇的思考。同時,通過對風雨和長江的想象和比喻,作者也表達了對人生的反思和對歷史的看法。整首詩詞扣人心弦,引人入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