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酹江月 / 作者:岳珂 |
天然靈種,遍塵寰、不許一枝分植。
瀛海沈沈群玉宴,迥出八仙標格。
珠幄留云,翠綃籠雪,淺露宮黃額。
無雙亭下,未容凡卉連璧。
猶是射虎歸來,朱蘭獨倚,曾作東風客。
素態(tài)自羞時態(tài)改,何必鉛華傾國。
舞影鸞孤,繞心蝶倦,占斷春消息。
月明十里,坐中還記曾識。
|
|
酹江月解釋: 《酹江月》是宋代岳珂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意描繪了江邊的美景,表達了自然的靈動和詩人對江月美景的贊美。
譯文:
江河之間傾酒月,
遍布大地,不讓一枝獨栽。
瀛海沉沉,群玉舉辦盛宴,
獨插八仙旗幟。
云霧籠罩珍珠帷幕,
翠綃舞動,如雪飄飛。
微露之上,皇宮的黃額淺淺可見。
無雙亭下,不容普通花草與之媲美。
如今作伴的,是將射虎的英雄歸來,
朱蘭花獨自依偎,曾經作為東風的客人。
嬌羞的樣子,使得時光流逝。
何必需要繁華的裝飾來傾國傾城。
舞動的鸞鳥孤單地飛舞,
繞著心頭的蝴蝶疲倦地飛舞,
預示著春天的消息。
明亮的月光下,十里桃花景象,
在座的我還記得曾見過的美麗景色。
賞析:
《酹江月》描繪了江河邊的美景和江月的婉約之美。詩中運用了精細的描寫手法,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情感的刻畫,使人感受到江河邊美麗的景色和詩人對江月的熱愛。詩人以豐富的意象描繪了瀛海中的群玉之宴,以及云霧中的珍珠帷幕。同時,詩人也通過描寫花草、東風和舞動的鸞鳥和蝴蝶,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機和美麗。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江河邊美景的情感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