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酂侯鎮 / 作者:汪藻 |
當時踏月此長亭,鬢似河堤柳色青。
今日重來堤樹老,一簪華發戴寒星。
|
|
宿酂侯鎮解釋: 《宿酂侯鎮》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汪藻。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當時踏月此長亭,
鬢似河堤柳色青。
今日重來堤樹老,
一簪華發戴寒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酂侯鎮過夜的情景。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歲月變遷的思考,并通過對自身的描寫,表達了對歲月流逝的感嘆和對自己年老的感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長亭、河堤、堤樹等景物的描繪,將作者當時踏月而行的情景展現出來。詩的開篇"當時踏月此長亭",通過描繪夜晚的長亭和月光交相輝映,給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感覺。接著,作者用"鬢似河堤柳色青"來形容自己的鬢發,將自己與青翠的河堤柳樹相比,表達出自己當時的風采和年輕貌美。
然而,接下來的兩句"今日重來堤樹老,一簪華發戴寒星"則傳達了作者與當下的對比。"今日重來"表明了作者再次來到這里的意思,而"堤樹老"則表達了時光流轉,景物變舊的情況。作者將自己的"華發"比作"寒星",把自己的頭發比喻成寒冷的星星,表達出自己的年紀已經不再年輕,感嘆時光的不可逆轉。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自身的描寫,將時光的流轉和個人的年老相結合,表達了對光陰易逝、歲月不饒人的感慨。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自身衰老的接受。這種表達方式給人以深思和感慨,體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