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藻汪藻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
汪藻早年曾向徐俯學(xué)詩,中年以后又拜韓駒為師,然而,他的詩卻不沾江西詩派習氣而近似蘇軾。詩作多觸及時事,寄興深遠。如《己酉亂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中:“百年淮海地,回首復(fù)成非”、“諸將爭陰拱,蒼生忍倒懸”、“只今衰淚眼,那得向君開”,郁憤至深,似得力于杜甫。《桃源行》一首,于王維、韓愈、劉禹錫、王安石同題之后,別開生面。“那知平地有青春,只屬尋常避世人”,足見其立意新穎。寫景詩如《春日》,也曾傳誦一時。
汪藻擅長寫四六文,南渡初詔令制誥均由他撰寫。行文洞達激發(fā),多為時人傳誦,被比作陸贄。《皇太后告天下手書》、《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是其代表作。孫覿序其集時推重他為大手筆,說他“閎麗精深,杰然視天下”。宋高宗把自用的白團扇賞賜給他,并親書贈以“紫誥仍兼綰,黃麻似六經(jīng)”十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