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萸香慢 / 作者:姚云文 |
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
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
正自羈懷多感,怕荒臺高處,更不勝情。
向尊前、又憶灑酒插花人。
只座上、已無老兵。
凄情。
淺醉還醒。
愁不肯、與詩平。
記長楸走馬,雕弓ㄇ柳,前事休評。
紫萸一枝傳賜,夢誰到、漢家陵。
盡烏紗、便隨風去,要天知道,華發如此星星。
歌罷涕零。
|
|
紫萸香慢解釋: 《紫萸香慢·近重陽》是宋代姚云文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靠近重陽節,風雨頻繁,可惜這一天陽光明媚。詢問秋天的芬芳是否濃郁,等待著與客人一起出城。我的內心充滿感慨,擔心在荒涼的臺地上,情感更加難以承受。在敬酒的時候,又想起了那位撒酒插花的人。坐在桌子上,已經沒有了老戰友。悲傷之情,喝醉后又醒來。憂愁不愿與詩平分。記得長楸樹上的馬匹,雕弓和垂柳,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評論了。紫萸一枝傳賜給我,夢中有誰來到了漢家陵墓。盡管烏紗隨風而去,只有上天知道,華發為何如此星星般閃爍。歌唱完了,眼淚滴落。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人生的無奈。重陽節臨近,卻多有風雨,但作者仍然懷念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他詢問是否能感受到秋天的濃郁氣息,期待著與朋友一同離開城市。然而,作者深感自己內心的困惑和無奈,害怕在孤寂高處的臺地上,更加難以承受情感的洗禮。他回憶起敬酒時的場景,想起了那位插花的人,但桌上已經沒有了曾經的伙伴。詩人在醉酒與清醒之間反復徘徊,憂愁不愿與詩平分。他回憶起過去的事情,但也認識到過去已經不再重要。最后,作者接受了命運的安排,感嘆著時光的流逝,眼淚止不住地流淌。
賞析:
《紫萸香慢·近重陽》以細膩的情感描繪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無奈。詩人通過對重陽節的描寫和對自然的感慨,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生活的無奈。詩中的紫萸象征著壽命和時光的流逝,而夢中的漢家陵墓則象征著歲月的長河。詩人對過去的回憶與現實的對比,使詩詞更加富有感染力和情感共鳴。最后的歌罷涕零,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悲傷和無奈,同時也傳達了對生命的珍惜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表達方式打動人心,展現了作者的才華和對生活的感悟。通過對自然、人生和時光的描繪,詩人讓讀者感受到歲月流轉中的無常和人生的無奈,引發讀者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整首詩詞給人一種沉郁的情感,以及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深入人心,使讀者產生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