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蝶戀花 / 作者:姚云文 |
春到海棠花幾信。
堠館馀寒,欲雨征衣潤。
燕認杏梁棲未穩。
牡丹忽報清明近。
恨入青山連曉鏡。
香雪柔酥,應被春消盡。
繡閣深深人半醒。
燭花貼在金釵影。
|
|
蝶戀花解釋: 《蝶戀花·春到海棠花幾信》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姚云文。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春天到了,海棠花開了幾朵。
堠館余寒,期待著雨水滋潤征衣。
燕子在認識杏梁棲宿的地方還不太穩定。
牡丹突然告訴我清明節快要來臨了。
我心中的怨恨如同進入青山的第一縷曙光。
花香像柔軟的雪花,應該被春天消盡。
繡閣深處,人們半醒半睡。
燭花貼在金釵的倒影上。
詩意:
這首詩詞以春天的到來和海棠花盛開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充滿寓意和情感的畫面。作者通過描寫春天中的一些細節,表達了自己對于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人物情感,展示了作者對于時光流逝和生命瞬息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對每個意象的賞析:
1."海棠花":海棠花是春天的象征之一,它的盛開象征著新生和希望。作者通過描繪海棠花的開放,表達了春天來臨的喜悅和生命的蓬勃。
2."堠館余寒":堠館是宮廷中的一種建筑,這里代表了冬天的殘留寒冷。欲雨征衣潤則表達了期待春雨滋潤征途上的衣袍,暗示著人們對春天的期待和渴望。
3."燕認杏梁棲未穩":這句描述了燕子回歸的情景,但它們在找到合適的棲息地之前還沒有穩定下來。這種情景象征著春天剛剛到來,一切還在發生變化,寓意著生命的遷徙和不穩定。
4."牡丹忽報清明近":牡丹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繁榮和富貴,而清明節則是祭祖和追思逝者的節日。這句意味著牡丹的盛開預示著清明節即將到來,寓意著生命的短暫和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5."恨入青山連曉鏡":這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傷和對時光流逝的痛惜之情。青山象征著歲月的流轉,而曉鏡則代表著時光的記錄。恨入青山連曉鏡意味著作者對逝去的時光和美好事物的無盡懷念。
6."香雪柔酥":這句描述了花香的柔和和細膩,將花香與雪花相比擬。香雪柔酥傳達出春天花香的溫柔和芬芳。
7."繡閣深深人半醒":繡閣是古代宮廷中供女子休憩和繡花的地方,這里象征著寧靜和安逸。人們半醒半睡的狀態表達了春天的懶散和恍惚,也暗示了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8."燭花貼在金釵影":這句描繪了燭光映照下金釵的倒影,給人一種幽靜、溫馨的感覺。燭花貼在金釵影傳遞出細膩和精致的意象,暗示了詩人對于美好瞬間的珍惜和感悟。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春天的景象和人物情感,通過花朵、動物和物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和思考。詩中融入了對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思索,展示了作者對于生命和時光的領悟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