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日三首 / 作者:張嵲 |
南國窮秋冷尚賒,隨時游矚自堪嘉。
且欣一雨山爭出,休嘆重陽菊未華。
佳客逢秋宜得句,道人酌酒似烹茶。
人生勝日須行樂,豫去昏鴉作陣斜。
|
|
九日三首解釋: 《九日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嵲。這首詩描繪了南國窮秋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九月的前九天,南國的秋天已經變得寒冷而陰郁,天空中的烏云密布。然而,我隨時欣賞著這美景,發現其中的美好之處。雖然秋天已經到來,山上的植物仍然競相開放,展現出生機勃勃的樣子。不要嘆息重陽節時菊花還未綻放,而是要欣然接受此刻的一場秋雨,因為這雨水將會使山上的植物更加茂盛。
在這個美好的秋天,遇見了一位優雅的客人,他能夠理解并賞識這個季節的美景。而道士則飲酒如同烹茶一般,意味著他對生活的淡泊和隨遇而安的態度。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就是在這樣的日子里盡情享受,不必過于計較瑣事。就像夕陽傾斜時昏暗的烏鴉成群結隊地飛過,我們也應該把握當下,享受生活的樂趣。
這首詩描繪了南國深秋的景色,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寒冷的秋天與山上生機勃勃的景象相對照,傳遞出秋天的美麗和希望。同時,詩中的佳客和道人形象也體現了作者對于優雅、淡泊的追求。整首詩以秋天為背景,以生活的樂趣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