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 作者:張嵲 |
一行疏柳對柴門,又見荒煙上晚村。
日日墻陰觀日影,人生消得幾黃昏。
|
|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解釋: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是宋代詩人張嵲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行疏柳對柴門,
又見荒煙上晚村。
日日墻陰觀日影,
人生消得幾黃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二月二十四日到達魏塘的情景。詩的開篇,疏柳與柴門相對,展現出一種寧靜和素樸的景象。疏柳是指長得稀疏的柳樹,柴門則表示一個普通的村舍。詩人在這個簡樸的環境中感受到了歲月的流逝。接著,他看到了荒涼的煙霧在遠處的村莊上升,這再次強調了時間的推移和世事的變遷。日復一日,他站在墻陰下觀察太陽的影子,這暗示著他對時間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思考。最后兩句表達了人生的短暫和歲月的匆匆流逝。幾個黃昏,就是指人生中所剩無幾的時光。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深刻的意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同時,詩中的景物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墻陰觀日影和人生消得幾黃昏的形象,表達了對時間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思考。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人生意義和珍惜時間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