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 / 作者:張嵲 |
蓐食帶殘月,驅仆事西奔。
煙塵猶未息,去住敢輕論。
道古留余險,溪寒減漲痕。
鳴桴聞遠驛,吠犬應前村。
境絕增詩興,山深畏客魂。
吾生久已定,漂轉任乾坤。
|
|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解釋: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是宋代張嵲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旅途經歷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途中風景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
詩詞以寫景的方式開篇,描述了月亮的殘缺和詩人行進的場景。"蓐食帶殘月,驅仆事西奔",描繪了詩人在夜晚踏上旅途,月亮還在天空中掛著,他驅車駛向西方。
接著,詩人通過"煙塵猶未息,去住敢輕論"的描寫,表達了旅途中塵埃的揚起和自己對去留的猶豫。這句詩意味深長,表現了詩人對人生變遷的思考和對未來的迷惘。
下一段描述了道路的古老和風景的險峻。"道古留余險,溪寒減漲痕",表明這條道路歷經了歲月的變遷,留下了許多險峻的痕跡。這里的溪水寒冷,流動的痕跡有所減少,進一步加深了旅途的寂寞和艱辛。
隨后,詩人描寫了旅途中的聲音和回應。"鳴桴聞遠驛,吠犬應前村",表現了鼓聲回蕩在遠方驛站和村莊,犬吠回蕩在前方村落,增添了詩詞的生動感。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身的感受和思考。"境絕增詩興,山深畏客魂",詩人在荒涼的境地中感受到了詩意的激發,山深處的寂靜和未知使他感到畏懼。
最后兩句"吾生久已定,漂轉任乾坤",表明詩人對自己的人生有所領悟,他認為自己的命運已經注定,無論漂泊還是轉變,都任由天地安排。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線,通過詩人的旅途經歷和對自然風景的觀察,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命運的順從。詩詞表達了一種對于人生變遷的無奈與坦然,以及對自然世界的敬畏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