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張全真詩二首 / 作者:張嵲 |
玉質清臞似列仙,人間亦合得長年。
功名不竟如壺遂,沖淡空嗟似樂天。
胡不憗遺緣國老,憂深殄瘁為時賢。
含毫誰作名臣傳,要使風流后世傳。
|
|
挽張全真詩二首解釋: 《挽張全真詩二首》是宋代張嵲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玉質清臞似列仙,人間亦合得長年。
功名不竟如壺遂,沖淡空嗟似樂天。
胡不憗遺緣國老,憂深殄瘁為時賢。
含毫誰作名臣傳,要使風流后世傳。
詩意:
這首詩是張嵲挽詞,表達了對已故張全真的追思和贊美之情。詩中張嵲以貴重的玉石來比喻張全真的品質高尚,似乎是仙人下凡般的存在。張全真在人間也能延年益壽,獲得長壽的美好福報。然而,盡管張全真有著卓越的才名和成就,但功名并沒有達到最終的境地,就像無法滿溢的壺一樣,引發了作者的感慨。作者認為人世間的榮華富貴與虛幻的樂天相比較,顯得蒼白無力。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國家長者的思念和對時下賢才的憂慮,希望這些杰出的人物能夠流傳下去,成為名臣風流的典范。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張全真的頌揚和思考,展示了作者對功名富貴和世俗榮華的冷靜思考和超越。詩中以貴重的玉石來形容張全真的品質,表達了對他高尚的贊美。然而,作者也在詩中表達了對功名的無奈和對樂天觀的思考。詩中的"壺遂"形象地表達了功名富貴無法完全滿足人的愿望,以及對世俗追逐的淡然態度。作者深感憂慮,希望那些有才華的人能夠被后人傳頌,成為名臣風流的典范。整首詩以簡練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了對逝去的先賢的緬懷和對當下社會現實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