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舟阻風 / 作者:張嵲 |
澤國天低星斗澤,疾風吹波作山立。
岸頭草木皆震動,雞犬鳴吠紛相及。
通宵萬竅無停聲,平明更作春濤驚。
青天東下日杲杲,風伯盛怒何當平。
人言航河只一葦,咫尺猶須論萬里。
乃知世事不可期,指點舟人轉船尾。
常悲無梁越長川,我今操舟翻百難。
平生所遇半如許,豈獨此事堪長嘆。
吁嗟屏翳真可鄙,歲歲祠官費秩禮。
我聞敵騎南渡年,萬里長江波不起。
|
|
乘舟阻風解釋: 《乘舟阻風》是宋代張嵲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幅乘船行舟受風阻擋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事無常的感慨和對于命運的無奈。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譯文僅供參考):
澤國天低星斗澤,疾風吹波作山立。
岸頭草木皆震動,雞犬鳴吠紛相及。
通宵萬竅無停聲,平明更作春濤驚。
青天東下日杲杲,風伯盛怒何當平。
人言航河只一葦,咫尺猶須論萬里。
乃知世事不可期,指點舟人轉船尾。
常悲無梁越長川,我今操舟翻百難。
平生所遇半如許,豈獨此事堪長嘆。
吁嗟屏翳真可鄙,歲歲祠官費秩禮。
我聞敵騎南渡年,萬里長江波不起。
詩意和賞析:
《乘舟阻風》以描寫乘船受風阻擋為主題,通過描繪風勢洶涌、船只受阻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事無常、命運難測的思考和感慨。詩中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波濤洶涌的江河和山立的風浪,將自然景象與人類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無奈和對于世事變幻的領悟。
詩中寫到船行波濤之間,大自然的力量使得船只難以順利前行,草木搖擺,雞犬驚叫,整個景象充滿了動蕩和緊張的氛圍。在夜晚,萬竅不停地發出聲響,而清晨時分,春濤更加驚人。青天東升,陽光明媚,但風仍然憤怒,不知何時才能平息。這一系列描寫生動地展示了大自然的威力和無常,也映射了人類面對變幻莫測的命運時的無奈感。
詩中還提到了航河只需一根葦子即可通過,但即使如此短的距離也需要細心思量。這句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和世事變幻的深沉思考,認識到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需要經過謹慎思考和決策。人生的道路是復雜而艱難的,前方的困難和挑戰常常超乎想象。
最后幾句詩中,作者抒發了對于自身遭遇和命運的感慨,以及對于社會現象的不滿。他對于自己的遭遇感到悲傷,但他也認識到這樣的遭遇并非孤例,世事無常,變幻莫測,令人長嘆。他對于一些社會現象的批評,如官員祭祀行為的浪費,以及敵騎南渡的消息,表達了對于社會風氣和時間局勢的關注和憂慮。
《乘舟阻風》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抒發個人感慨,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和世事無常的思考和領悟。詩中以風浪阻船的景象為主線,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傳遞出作者對于命運無常和人生困境的無奈感。整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動態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人類面臨的挑戰。通過對于個體遭遇和社會現象的反思,詩中透露出對于社會風氣和時局的批判和憂慮。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于人生和世事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