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駝悲 / 作者:李賀 |
落魄三月罷,尋花去東家。
誰作送春曲,洛岸悲銅駝。
橋南多馬客,北山饒古人。
客飲杯中酒,駝悲千萬春。
生世莫徒勞,風吹盤上燭。
厭見桃株笑,銅駝夜來哭。
|
|
銅駝悲解釋:
《銅駝悲》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尋花作別的場景,以銅駝悲鳴為主題,表達了對逝去的時光和生命的思考。
首先,詩句“落魄三月罷,尋花去東家。”表明了詩人豪情萬丈,不愿就這樣落魄度過整整三個月,于是他尋求慰藉與寬慰之地,以尋花為借口,去了東家。
接下來的兩句詩“誰作送春曲,洛岸悲銅駝。”描繪了身處洛陽河岸,馬車隊伍呼嘯而過,而此時銅駝悲鳴,既可理解為懷念春天的美好,也可理解為對自己命運的哀怨。
后兩句詩“橋南多馬客,北山饒古人。”則描繪了橋南有許多外地來的商旅馬車,北山則是另一種景象,這里有許多尋找古人的文人墨客。
接下來的兩句“客飲杯中酒,駝悲千萬春。”則從另一種角度表現了銅駝的悲鳴,將駝鳴與春天的往事聯系在一起,使其更加凄美。
最后兩句“生世莫徒勞,風吹盤上燭。厭見桃株笑,銅駝夜來哭。”則表達了詩人對于生命短暫和徒勞的思考。詩人認為生活是短暫的,像燭火一樣隨風而逝,他厭倦了桃花樹的笑容,與銅駝一起夜夜哭泣。
整首詩以銅駝悲鳴為主題,通過描寫詩人的處境,間接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思考。詩人通過銅駝的悲鳴表達了自己對逝去的時光和生命的思念和哀傷。整首詩意凄涼,情感深沉,給人以思考人生和時光的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