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曾口縣江月亭二首 / 作者:張嵲 |
庾亮樓前唯皎月,屈原祠下只滄波。
北人每天猶腸斷,江月涵輝更若何。
|
|
題曾口縣江月亭二首解釋: 《題曾口縣江月亭二首》是宋代張嵲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對江月的贊美和對北方人思鄉之情的思考。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庾亮樓前唯皎月,
屈原祠下只滄波。
北人每天猶腸斷,
江月涵輝更若何。
詩意:
庾亮樓前的月色明亮潔白,
屈原祠下的江水卻波瀾起伏。
北方人每天都感到思鄉之情,
而江上的月光又有何等輝煌。
賞析:
這首詩以庾亮樓和屈原祠作為背景,通過對月亮和江水的描繪,表達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和情感。庾亮樓前的月亮皎潔明亮,象征著寧靜和安詳,而屈原祠下的江水卻波濤洶涌,象征著動蕩和苦難。詩人通過對比北方人的思鄉之情和江上的月光,揭示了北方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深以及在異鄉的孤獨感。
詩中的北方人每天都感到腸斷,表達了他們在異鄉的孤獨和思鄉之苦。這種情感通過對江月的比喻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江月作為詩中的意象,既象征著江水的美麗和動蕩,也象征著北方人思鄉的情感。詩人用"江月涵輝更若何"來表達對江月美麗的贊嘆和對北方人思鄉之情的思考,進一步突出了北方人的孤獨和無助。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北方人在異鄉的心情,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北方人在異地的孤獨和對家鄉的無盡思念。詩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映襯,使整首詩具有深遠的意境和情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