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參謀以詩催再游末章戲賦二首 / 作者:張嵲 |
九十日春晴幾日,得堪行處便須行。
官因局冷常多暇,眼到花開亦暫明。
當信光陰如過隙,莫教風雨暗長檠。
乘陽不礙游人路,定看花驄正勒鳴。
|
|
周參謀以詩催再游末章戲賦二首解釋: 《周參謀以詩催再游末章戲賦二首》是宋代張嵲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陽光明媚的景象,以及作者在官場上的閑暇時光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九十日春晴幾日,得堪行處便須行。
幾經等待,春天的陽光終于出現了九十天。在這樣晴朗的日子里,當然要趁著好天氣出門游玩。
官因局冷常多暇,眼到花開亦暫明。
作為一名官員,由于工作冷清,經常有很多空暇時間。即使看到花朵盛開,明亮的景象也只是短暫的。
當信光陰如過隙,莫教風雨暗長檠。
應該相信時間的飛逝如同過眼煙云,不要讓風雨的陰暗影響我們的心情。
乘陽不礙游人路,定看花驄正勒鳴。
在陽光下,不會有什么阻礙游人的路途,可以看到花驄馬正嘶鳴。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陽光明媚和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感慨。作者以官員的身份,感嘆工作冷清,有很多空閑時間。他認識到時間的流逝很快,不愿讓風雨的陰暗阻礙自己的心情。他希望能夠在陽光下享受自由自在的游玩,欣賞美麗的自然景色。
整首詩詞意境明朗,描繪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自在的向往。讀者在賞析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同時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美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