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舟觀雨 / 作者:張嵲 |
云氣交流晝窈冥,疾風吹雨雜荷聲。
山隨明晦姿橫出,舟入渺茫詩漸成。
托跡江湖三畝足,放懷天地一身輕。
銜杯不用嗟羈寓,未必乘槎勝此行。
|
|
泛舟觀雨解釋: 《泛舟觀雨》是宋代張嵲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泛舟觀雨
云氣交流晝窈冥,
疾風吹雨雜荷聲。
山隨明晦姿橫出,
舟入渺茫詩漸成。
托跡江湖三畝足,
放懷天地一身輕。
銜杯不用嗟羈寓,
未必乘槎勝此行。
譯文:
乘船漂流觀賞雨,
云霧交織使白晝黯淡。
狂風吹起雨點,混雜荷花的聲音。
山峰隨著明暗的變化,姿態橫出,
船只進入茫茫雨霧,漸漸形成了詩意。
沿途所經江湖廣闊,占有三畝足夠滿足,
心境放松,覺得天地間的一切都變得輕盈。
舉杯暢飲,無需為羈寓而煩惱,
并不一定要乘坐豪華船只,才能超越這次旅行的美妙。
詩意:
這首詩以泛舟觀雨的情景為背景,通過描繪云霧籠罩的白晝、狂風吹拂下的雨點和荷花的聲音,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幻莫測和生動的景象。詩人將山峰的明暗與船只進入渺茫雨霧相對應,以此表達了詩人逐漸在這種環境中感悟到的詩意。詩中描述了船行江湖的廣闊和自由,以及詩人心境的輕松和放松。最后,詩人表達了一種豁達的心態,認為在這次泛舟觀雨的行程中,無需拘泥于豪華的船只,也能夠體驗到美妙的旅行。
賞析:
《泛舟觀雨》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詩人的旅行場景中。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云霧、狂風和雨點的變化,以及山峰與船只的互動。通過這些描繪,詩人表達了自然界的壯美與變幻,同時也展示了他在這種環境中所得到的詩意和心靈的解放。整首詩詞給人一種輕松、豁達的感覺,詩人以泛舟觀雨為媒介,表達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把握和領悟。讀者在賞讀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自由,也能夠從中感悟到對人生的一種開放和洞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