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憤雨 / 作者:張嵲 |
莽莽屯云接四溟,直疑天漏地維傾。
此生覬望盡灰冷,但愿耳邊無雨聲。
|
|
憤雨解釋: 《憤雨》是宋代張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憤雨
莽莽屯云接四溟,
直疑天漏地維傾。
此生覬望盡灰冷,
但愿耳邊無雨聲。
譯文:
浩浩云層連綿無盡,
讓人懷疑天漏地傾。
此生所期望的盡是灰暗冷寂,
只愿耳邊不再有雨聲。
詩意:
《憤雨》描繪了一幅滿懷憤怒的景象,以雨暗喻失望與苦悶的心境。詩中的雨勢如此猛烈,似乎天空的漏斗打開了,地面也開始傾斜。這種情景讓人感到無比的憤怒和無奈。詩人表達了對生活的失望和對命運的抱怨,希望能夠擺脫困境,不再聽到雨聲,擺脫內心的折磨。
賞析:
《憤雨》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憤怒。整首詩以自然現象雨來象征詩人的心境,通過形容雨勢來表達內心的焦慮和失望。詩人通過詩詞中的對比手法,將浩渺的云層與滂沱的雨水聯系在一起,營造出一種壓抑、沉悶的氛圍。詩人希望能夠擺脫這種灰暗的生活狀態,不再聽到雨聲,寄托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現實困境的不滿,對命運的抱怨,同時也折射出他對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通過雨水的形象,詩人將個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象相結合,使詩詞更富有感染力和藝術性。這首詩詞以樸素而深沉的語言,傳達出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給讀者帶來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