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友人中秋 / 作者:張嵲 |
秋來未省舉杯頻,卻掃空山絕眾賓。
寂歷平林方隕葉,扶疏丹桂獨生香。
天高地迥輪當午,露白星稀夜向晨。
聞道開樽成浪語,不妨聊作獨醒人。
|
|
和友人中秋解釋: 《和友人中秋》是宋代張嵲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天來臨,我還未省悟就頻頻舉起酒杯,
卻只見空山中沒有一個賓客。
沉默地度過了平靜的林中時光,落葉已經闌珊,
孤零零的丹桂依然綻放著芬芳。
天空高遠而地面遼闊,太陽正沖午時分,
清晨的夜空中露水潔白,星星稀疏。
傳聞中酒杯被打開時會成為波浪的語言,
何妨我們聊天,作為獨自清醒的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在中秋時節的寂寞之感。詩人以秋天為背景,表達了他內心的孤獨和思考。在這個時刻,他舉起酒杯,卻發現周圍沒有伴隨他一起共度中秋的朋友。他在平靜的林中度過了時光,觀察到了落葉飄零,孤零零的丹桂卻依然散發著獨特的香氣。詩人通過描繪天空的高遠和地面的遼闊,以及白晝和夜晚的對比,突出了他內心的孤獨和寂寞。最后,他提到了傳聞中酒杯成為波浪的語言,暗示他希望通過與自己交談來找到內心的慰藉。
賞析:
《和友人中秋》以深沉的筆觸表達了孤獨和思索的情感。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借以映襯自己內心的寂寞。詩中的秋景、空山、落葉和孤零的丹桂等形象,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深度。通過描述天高地迥、夜晚的星空和清晨的露水,詩人巧妙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寧靜與寂寞,與自身的內心體驗相呼應。最后,詩人以開樽成浪語的隱喻,表達了與自己對話的寄托和渴望。整首詩詞意境空靈,給人以靜謐、思索的感受,引發讀者對孤寂與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