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惠泉 / 作者:張嵲 |
東西幾山隔,石徑不容車。
那知厚地底,自然成井渠。
甘余留齒頰,清足鑒眉須。
不用瓶罍貯,累累似酒酤。
|
|
通惠泉解釋: 《通惠泉》是宋代張嵲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西幾山隔,
石徑不容車。
那知厚地底,
自然成井渠。
甘余留齒頰,
清足鑒眉須。
不用瓶罍貯,
累累似酒酤。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寫一口泉水為主題,表達了泉水的自然流動和清澈純凈。泉水從地下涌出,穿過東西兩座山,石徑狹窄,無法容納車輛通過。然而,這口泉水并未受到人工的改變和破壞,而是自然地成為了一條井渠。泉水的甘甜使人感到愉悅,它能夠滋潤人的嘴唇和面頰,清澈的水面能夠照見人的眉毛和胡須。這口泉水清澈透明,沒有使用瓶罍等容器來存放,就像一汪汪的美酒那樣,映照著周圍的景色。
賞析:
《通惠泉》通過描寫泉水的自然流動和清澈純凈,表達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美妙。詩中的東西兩座山隔開了一個泉水的源頭,石徑狹窄,象征著泉水的純凈和珍貴,無法容納車輛的通過,體現了泉水的特殊性和稀有性。泉水自然地成為了一條井渠,這種自然生成的景象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泉水的甘甜使人感到愉悅,清澈的水面能夠反射出人的形象,凸顯了泉水的透明和純凈。詩中沒有使用瓶罍等容器來存放泉水,這種表達方式傳遞了一種自然與自由的意境,使人感受到泉水的自然之美。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泉水的美妙景象,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受,展示了自然界的魅力和神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