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途中偶成寄幕下諸公 / 作者:張嵲 |
曠朗高天凈,蟬鳴江漢秋。
川晴山歷歷,身遠意悠悠。
落日慘行子,長風欺弊裘。
郡樓今夜月,應從庾公游。
|
|
途中偶成寄幕下諸公解釋: 《途中偶成寄幕下諸公》是宋代詩人張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曠朗高天凈,蟬鳴江漢秋。
川晴山歷歷,身遠意悠悠。
落日慘行子,長風欺弊裘。
郡樓今夜月,應從庾公游。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緒。詩人描述了廣闊的天空、鳴蟬的聲音、澄澈的江漢秋天以及遠方山川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壯美景色。詩人的身體雖然遠離家鄉,但內心的思緒卻飄忽不定,意蘊深遠。在日落時分,他感嘆行旅的辛苦,同時暗示著社會的不公和艱難。最后一句描繪了郡樓下的明亮月光,暗示著庾公的游覽,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廣闊的天空、鳴蟬聲和秋天的江漢之美,展現了自然的宏偉和壯麗。同時,詩人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緒。詩人身體雖然遠離家鄉,但內心的思緒卻在追尋著遙遠的彼岸。詩中的落日和長風暗示了行旅的困苦和辛酸,而庾公的游覽則成為了詩人內心的寄托,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藍本,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境,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情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的思緒與情緒的交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