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和歌辭 / 作者:李賀 |
深井桐烏起,尚復牽清水。
未盥邵陵王,瓶中弄長翠。
新城安樂宮,宮如鳳凰翅。
歌回蠟版鳴,大綰提壺使。
綠繁悲水曲,茱萸別秋子。
|
|
相和歌辭解釋:
中文譯文:
深井的旋子桐樹在黑暗中挺立,清水卻被輕輕引動。
未曾洗凈的宮廷兒在瓶中撒弄著長長的碧翠。
安樂宮是新建的城堡,宮殿就像鳳凰的翅膀。
歌聲在蠟版上回蕩,大綰纏著提壺的使者。
茂盛的綠色悲傷著流水的曲調,而茱萸樹卻和秋子別離了。
詩意和賞析:
《安樂宮》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以獨特的意象構建了一個充滿神秘和浪漫情調的景象。
首先,詩中描述了桐樹而非常見的松樹,通過獨特的描寫方式,使得桐樹在黑暗中嶄露頭角,給讀者帶來一種神秘的感覺。其次,清水被輕輕引動,給人以清新、寧靜的印象。整個景象暗示了一種秘密而安詳的氛圍。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未曾洗凈的宮廷兒,以及在瓶中撒弄的長長碧翠。這些意象都富有幻想性和奇特性,將人們帶入一個奇幻的世界,彌漫著濃厚的唐代宮廷文化的氣息。
最后,詩人以安樂宮為中心,將其比喻為鳳凰的翅膀,進一步加強了詩中景象的神秘感和壯麗感。同時,蠟版上回蕩的歌聲,大綰纏著提壺的使者,給人以華麗、莊重的感受。
而最后兩句“綠繁悲水曲,茱萸別秋子”則給讀者一種深情的感受。茱萸樹代表著秋天,而秋子則可能指代秋天的女子。這兩句詩傳達出對愛情與離別的思考與悲傷,給整首詩增加了情感層次。
總之,李賀通過奇特的意象和情感的表達,創造出一個富有理想化和浪漫主義色彩的景象,使讀者進入了一個神秘而華麗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