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雨初霽 / 作者:李覯 |
積陰為患恐沉綿,革去方驚造化權。
天放舊光還日月,地將濃秀與山川。
泥途漸少車聲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語殘云好知足,莫依河漢更油然。
|
|
苦雨初霽解釋: 《苦雨初霽》是宋代詩人李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苦雨初霽
積陰為患恐沉綿,
革去方驚造化權。
天放舊光還日月,
地將濃秀與山川。
泥途漸少車聲活,
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語殘云好知足,
莫依河漢更油然。
譯文:
苦雨初霽,
長時間的陰云似乎要持續下去,
但突然之間它們被推開,
讓太陽和月亮再次照耀天地。
大地將濃密的綠意和山川展現出來。
泥濘的道路漸漸干涸,車聲活躍減少,
林木稀疏,初秋的果實散發著香甜的味道。
寄托著對殘云的祝愿,喜歡知足常樂,
不要依賴河漢(指仰仗他人)而忽視本身的美好。
詩意和賞析:
《苦雨初霽》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雨后初霽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界變化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的苦雨代表漫長的困境和不順的時期,而初霽則象征著轉機和希望的到來。
詩人李覯以自然景觀來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和變化多端。他通過描繪天空放晴、大地顯現出濃密的綠色和山川的壯麗景色,表達了對自然界恢復平靜和生機勃勃的贊美之情。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對人生態度的思考。他寄托著對殘云的祝愿,希望人們能夠知足常樂,不依賴他人或外在的條件而忽視自身的價值和美好。這種態度與追求內心平靜和滿足的人生智慧相吻合,深寓哲理。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自然界的變化和人生的哲理,展示了李覯細膩的感受力和深刻的思考。這首詩詞給人以啟示,引發人們對人生意義和處世態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