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 / 作者:李賀 |
二月飲酒采桑津,宜男草生蘭笑人。
蒲如交劍風如薰,勞勞胡燕怨酣春。
薇帳逗煙生綠塵,金翹峨髻愁暮云,沓颯起舞真珠裙。
津頭送別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
|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解釋: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二月》是唐代詩人李賀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二月飲酒采桑津,
宜男草生蘭笑人。
蒲如交劍風如薰,
勞勞胡燕怨酣春。
薇帳逗煙生綠塵,
金翹峨髻愁暮云,
沓颯起舞真珠裙。
津頭送別唱流水,
酒客背寒南山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二月的場景。詩人在采桑津畔飲酒作樂,觀賞到草木生長,蘭花開放,春風拂面。他描述了蒲葉像劍一樣交錯,風吹過時帶來芳香。勞碌的胡燕為了迎接春天而歡欣酣暢。薇帳中飄來縷縷煙霧,綠色塵埃在其中起舞,金色髻上的女子愁眉苦臉,仿佛是被暮色籠罩的云彩。她的裙擺像真珠般飄動起來。在津頭,有人唱著流水的歌曲送別,而飲客背著寒冷的南山去死。
賞析:
李賀的詩詞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獨特的風格而著名。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二月的景象,將自然景物與人物情感相結(jié)合,展現(xiàn)了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
詩中描繪的二月景象生動而富有層次感。詩人通過描寫草木生長和花開,展示了春天的到來和自然界的生機勃勃。蒲葉像劍般紛繁交錯,形象地表達了春風吹拂的情景。胡燕歡鳴,象征著春天的喜悅和活力。
詩中還出現(xiàn)了一位女子,她愁眉苦臉,暮云籠罩著她,給人一種憂郁的感覺。她的金翹峨髻和起舞的真珠裙增添了一絲華麗和神秘感。這位女子可能象征著寂寞和哀傷,與詩中歡慶春天的氛圍形成鮮明對比。
最后兩句描述了津頭送別唱流水的情景,以及酒客背負著寒冷的南山去死。這些描寫增加了詩詞的悲涼氛圍,呈現(xiàn)出一種對生命脆弱性和無常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繪,展現(xiàn)了李賀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和對人生的思考。它融合了豐富的意象和情感,給人以深刻的觸動,并引發(fā)讀者對生命和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