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堂堂 / 作者:李賀 |
堂堂復(fù)堂堂,紅脫梅灰香。
十年粉蠹生畫梁,饑蟲不食推碎黃。
蕙花已老桃葉長,禁院懸簾隔御光。
華清源中礜石湯,裴回白鳳隨君王。
|
|
堂堂解釋:
《堂堂》是唐代詩人李賀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該詩通過對宮廷壁畫的描寫,表達了對時間流轉(zhuǎn)和歲月更迭的思考和感慨。下面是對詩歌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堂堂復(fù)堂堂,紅脫梅灰香。
十年粉蠹生畫梁,饑蟲不食推碎黃。
蕙花已老桃葉長,禁院懸簾隔御光。
華清源中礜石湯,裴回白鳳隨君王。
詩意:
《堂堂》是一首以描述宮廷壁畫為主題的詩。通過描繪歷經(jīng)歲月洗滌后的壁畫,詩人表達了對時間流逝、事物腐朽和人事易變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宮廷壁畫的變化,詩人傳遞了歲月無情的信息。
賞析:
這首詩以“堂堂復(fù)堂堂”作為開篇,表達了對壁畫的向往和渴望,用紅脫梅灰香的裝飾形容壁畫的艷麗與香氣。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十年間畫梁上產(chǎn)生了塵螨,但饑蟲不食推碎黃,暗喻著畫梁上的壁畫已經(jīng)老去,但卻得以延續(xù)并傳承給后世,展示了歷史的持續(xù)性和文化的傳承。
接著,詩人寫到蕙花已老桃葉長,禁院懸簾隔御光,通過描繪宮廷內(nèi)部的景象,抒發(fā)了對時光流逝和宮廷輝煌的感嘆。禁院懸簾隔御光的意象,使得宮廷的輝煌與世界的喧囂隔絕,彰顯了宮廷的神秘與尊貴。
最后兩句描述了華清源中礜石湯和裴回白鳳隨君王。華清源中礜石湯是古代帝王用來洗浴的地方,裴回白鳳是神話中的角色。這兩句暗示著詩人沉浸在宮廷風(fēng)華之中,隨著君王一同享受榮耀與輝煌。
整首詩以描繪宮廷壁畫為背景,通過對細節(ji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抒發(fā)了對時間流逝和事物腐朽的感慨,以及對宮廷輝煌和榮耀的向往。這首詩給人一種華麗、輝煌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對歲月流逝和時間不可逆轉(zhuǎn)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