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螢 / 作者:張舜民 |
江皋螢火故煇煇,仍解穿簾夜點衣。
但取見時增意思,莫嫌生處太卑微。
月明敢向星中亂,天黑偏能雨里飛。
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歸。
|
|
螢解釋: 《螢》是宋代詩人張舜民創作的一首詩,描寫螢火蟲的形態和活動,寓意著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中文譯文:
江邊的螢火蟲,一直在發著亮光,
即使在黑夜中也能照亮穿簾人的衣。
看到它,讓人心中增添了許多意趣,
不要嫌它生活的地方太過卑微。
在明亮的月光下,它也能在星空中游蕩,
在黑暗的天空中,它卻能在雨中飛翔。
今天,我明明知道它已經離開了,
但我不知道何時它會回來,又或者是永遠飄泊。
詩意:
《螢》描繪了螢火蟲的形態和活動,把這些小小的生命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傳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悟。詩中所描繪的螢火蟲,雖然身處于夜晚的黑暗中,但它們卻能發出微弱的光芒,照亮了穿簾人的衣裳,給人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和喜悅。詩人通過這些微小而美好的事物,表達了對生命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
賞析:
《螢》這首詩描寫了螢火蟲的形態和活動,以及它們給人帶來的意象和思考。詩人通過對螢火蟲的描繪,把微小的生命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表達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悟。詩人通過螢火蟲的微弱光芒,寓意著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意義。詩人在詩中反復強調螢火蟲身處夜晚的黑暗中,但它們卻能發出微弱的光芒,這種微小而美好的事物,引導著讀者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以及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總之,《螢》這首詩,通過對螢火蟲的描繪,把微小而美好的事物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表達了對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悟,是一首充滿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