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父 / 作者:張舜民 |
家住耒江邊,門前碧水連。
小舟勝養馬,大罟當耕田。
保甲元無籍,青苗不著錢。
桃源在何處,此地有神仙。
|
|
漁父解釋: 《漁父》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舜民。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家住耒江邊,
門前碧水連。
小舟勝養馬,
大罟當耕田。
保甲元無籍,
青苗不著錢。
桃源在何處,
此地有神仙。
詩意:
《漁父》這首詩詞展現了一個漁夫的生活。他住在耒江邊,門前是一片碧水。他的小船比養馬更有價值,捕魚的大網比種田更重要。他沒有計劃戶籍的責任,也不需要為生計而努力。他所在的地方仿佛是桃源仙境,充滿了神秘與美麗。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漁夫的生活描繪了一種寧靜、自由和理想的狀態。作者以簡潔的詞語勾勒出耒江邊的景色,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宛如桃源般的地方。漁夫的生活與俗世的紛擾無關,他不受保甲制度的束縛,也不受經濟的壓力。他的生活在外界看來可能很貧困,但他卻能夠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詩中的"小舟勝養馬,大罟當耕田"表達了漁夫選擇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他認為小船比養馬更有價值,捕魚比種田更有意義。這種選擇體現了對自由和寧靜生活的向往,漁夫與大自然的親密聯系也使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諦。
最后兩句"桃源在何處,此地有神仙"則把漁夫所在的地方比作桃源,將其賦予了神秘和理想化的色彩。這里可能是一個遠離塵囂的凈土,一個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漁夫的生活狀態展現了作者對寧靜、自由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它描繪了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境界,同時也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寄托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