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虢縣令猶子箅起二 / 作者:張舜民 |
送別言猶在,來書墨尚溫。
安知咫尺地,便有死生分。
已負秋山約,猶傳魯史文。
魂兮今有托,將袝伯兄墳。
|
|
哀虢縣令猶子箅起二解釋: 詩詞:《哀虢縣令猶子箅起二》
送別言猶在,
來書墨尚溫。
安知咫尺地,
便有死生分。
已負秋山約,
猶傳魯史文。
魂兮今有托,
將袝伯兄墳。
中文譯文:
送別的話還在耳邊回蕩,
來信墨跡尚未干燥。
誰能知曉,
身處咫尺之地,
便有生死的界限。
我已經辜負了與秋山共約,
仍然傳承著魯史的文化。
我的靈魂啊,
現在將要托付給,
我親愛的伯兄的墳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哀虢縣令猶子箅起二》是宋代張舜民創作的一首送別詩。詩人通過表達離別之情,描繪了人生的無常和死亡的存在。
詩的開篇,詩人提到離別的話語仍然在耳邊回蕩,表達了他與被送別的人之間的深情厚意。接著,詩人提到來信的墨跡尚未干燥,暗示了他們之間的聯系依然緊密。
然而,詩人在下一句中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安知咫尺地,便有死生分。”詩人意識到生死的界限是無法預測的,即使兩人之間距離很近,也無法避免離別和死亡的到來。這句話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啟示人們珍惜眼前的時光。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逝去的時光的痛惜。他說自己已經辜負了與秋山共約,意味著他未能實現早先的諾言和期望。然而,他仍然傳承了魯史的文化,顯示了他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承繼。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將自己的靈魂托付給親愛的伯兄的墳墓。這是一種寄托和依戀,詩人希望自己的靈魂能夠得到安寧和歸宿。
整首詩通過表達離別的悲情和對生命無常的思考,引發人們對于珍惜當下、承繼傳統的思考。詩人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存在,表達了人對于生命的無奈和對逝去時光的痛惜,同時也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