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嘲雪 / 作者:李賀 |
昨日發蔥嶺,今朝下蘭渚。
喜從千里來,亂笑含春語。
龍沙濕漢旗,鳳扇迎秦素。
久別遼城鶴,毛衣已應故。
|
|
嘲雪解釋:
嘲雪
昨日發蔥嶺,今朝下蘭渚。
喜從千里來,亂笑含春語。
龍沙濕漢旗,鳳扇迎秦素。
久別遼城鶴,毛衣已應故。
譯文:
昨日從蔥嶺出發,今天已到達蘭渚。
喜悅之情隨著千里路程而來,開懷地笑著和春天交談。
龍沙濕潤著漢族的旗幟,鳳扇迎接著秦地的細雪。
長久離故鄉的遼城的孤鶴,它的毛衣已經適應了新的環境。
詩意和賞析:
李賀的《嘲雪》以雪為主題,表達了對久別故鄉的思念與喜悅的情感。詩中通過描繪不同地方的景色和人物,展現了行者的喜悅和對故鄉的懷念之情。作者以動物象征人物,比喻主題更加鮮明。
詩中的蔥嶺和蘭渚分別代表兩個不同的地方,蔥嶺是指北方的故鄉,蘭渚則是指南方。蔥嶺的雪是令人喜悅的,而蘭渚的雪則是沁人心脾的。詩人通過雪來描述故鄉和新環境中的喜悅之情。
龍沙和漢旗代表的是北方,而鳳扇和秦素代表的是南方。通過這些形象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北方和南方不同風土人情的思念和喜愛之情。
最后的遼城鶴,它代表著離開故鄉的人。詩人通過鶴的毛衣來比喻人們適應新環境的過程。這句話暗示著詩人對遼城和故鄉的思念和對新環境的親近之情。
整首詩情感豐富,表達了作者離開故鄉后的喜悅和對久別故鄉的思念之情。通過對不同地方景色和人物的描繪,詩人展示了在新環境中逐漸適應并融入的過程。同時,詩中運用了動物的象征手法,使得詩意更加豐富深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