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蓮閣 / 作者:張舜民 |
休論雪竇與云峰,且看天臺劍戟叢。
萬水千山來閣上,一花六葉現池中。
誰將色界填空界,不離香風席祖風。
有底妙蓮談不盡,卻成賦筆與興翁。
|
|
妙蓮閣解釋: 《妙蓮閣》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舜民。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休論雪竇與云峰,
且看天臺劍戟叢。
萬水千山來閣上,
一花六葉現池中。
誰將色界填空界,
不離香風席祖風。
有底妙蓮談不盡,
卻成賦筆與興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奇妙的景象,將自然景觀與佛教意象相結合,表達了對妙蓮閣的贊美和思考。妙蓮閣是一個佛教建筑,作者通過描繪景物和運用寓意,表達了自己對佛教智慧和境界的向往。
賞析:
首句“休論雪竇與云峰”表明作者不愿討論雪山和云峰這些壯麗的景色,而是要說一說妙蓮閣。接下來的兩句“且看天臺劍戟叢,萬水千山來閣上”描繪了天臺山上劍戟眾多的景象,以及來自千山萬水的游客都來到妙蓮閣。這些描繪展示了妙蓮閣的壯麗和莊嚴。
接著,“一花六葉現池中”這句表達了妙蓮閣中的蓮花盛開,形象地描繪了池中的美麗景觀。接下來的兩句“誰將色界填空界,不離香風席祖風”表達了妙蓮閣的奇妙之處,暗示了佛教智慧的深遠。
最后兩句“有底妙蓮談不盡,卻成賦筆與興翁”表達了妙蓮閣的奧妙無窮,無法用言語盡述,但卻可以通過詩筆和創作的方式傳承和表達給后人。這也暗示了作者自己以詩歌表達對妙蓮閣的贊美和對佛教境界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佛教意象,以及運用寓意的手法,表達了對妙蓮閣的美麗和智慧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佛教境界的向往和對創作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