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 / 作者:張舜民 |
去年岐路遇春殘,滿院笙歌賞牡丹。
今歲杜陵千萬朵,卻垂衰淚灑闌干。
|
|
牡丹解釋: 《牡丹》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舜民。這首詩詞以牡丹花為主題,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無常。
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
去年岐路遇春殘,
滿院笙歌賞牡丹。
今歲杜陵千萬朵,
卻垂衰淚灑闌干。
詩詞的意境主要集中在描繪牡丹花的凋落和作者的感慨。首句寫到作者在去年的岐路上遇到了春天的殘敗景象,而第二句則表達了滿院笙歌和賞花的場景。接著,第三句提到了今歲(指當年)杜陵地區的牡丹花盛開,數量達到了千萬朵,但是在最后一句中,牡丹花卻顯露出衰敗的跡象,作者感傷地說自己的淚水灑在了花朵的闌干上。
這首詩詞通過對牡丹花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牡丹花作為一種美麗的花卉,象征著繁華和富貴,但它也有生命的輪回和衰敗的一面。作者以牡丹花為載體,表達了他對光陰易逝和人事無常的深切體悟。詩中的牡丹花與作者自身相互映照,牡丹花的凋落與作者的感傷相互交織,形成了一種凄美的意境。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精練的描寫,展現了牡丹花的壯麗和衰敗,傳達了作者對光陰流轉和人生易變的深思熟慮。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凋零的感傷和對生命脆弱性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