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劉貢甫學(xué)士登石鼓合江亭一首 / 作者:張舜民 |
乘興俄成石鼓游,可堪搖落楚江秋。
巖中名字今何在,亭下瀟湘古亦愁。
萬里再驚金馬客,一家重上木蘭舟。
卻令二水知人意,合勢相邀向北流。
|
|
同劉貢甫學(xué)士登石鼓合江亭一首解釋: 《同劉貢甫學(xué)士登石鼓合江亭一首》是宋代張舜民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乘興俄成石鼓游,
可堪搖落楚江秋。
巖中名字今何在,
亭下瀟湘古亦愁。
萬里再驚金馬客,
一家重上木蘭舟。
卻令二水知人意,
合勢相邀向北流。
中文譯文:
趁著興致,突然登上石鼓游玩,
可欣賞到凋落的楚江秋色。
巖石中的名字如今何處,
亭子下的瀟湘古跡也感到憂愁。
千里再次被驚動的金馬客,
一家人再次乘坐木蘭舟。
卻讓兩條河流明白人的心意,
合力邀請向北流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劉貢甫一同登上石鼓游玩的情景。詩開頭以興致勃勃的心情乘興而來,突然決定登上石鼓,感受秋天楚江的景色。楚江秋色凋落,景色美麗動人。
接下來,詩人對石鼓和亭子進行描述,表達(dá)了對歷史的思考。巖石中刻著的名字已經(jīng)不知去向,亭子下保存的古跡也流露出一種愁緒。這部分表達(dá)了作者對時光流轉(zhuǎn)和歷史變遷的感慨,以及對過去的懷念之情。
后半部分,詩人以金馬客和木蘭舟為象征,表達(dá)了重游故地的決心和情感。金馬客指長途旅行的人,而木蘭舟則象征著重返故鄉(xiāng)的意愿。詩人與劉貢甫一家人再次乘坐木蘭舟,重新踏上旅途。這部分表達(dá)了對故鄉(xiāng)的深情厚意,以及對舊友的重逢之喜。
最后兩句詩中,作者以二水來象征友情和合作,表達(dá)了友情的重要性和合作的力量。兩條河流相互邀請,一同向北流去,顯示了作者與劉貢甫之間的情誼和共同的目標(biāo)。這部分體現(xiàn)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以及對合作的推崇。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與劉貢甫的登山游覽之行,展示了對歷史和友情的思考與感慨,并表達(dá)了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和對合作的推崇。同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色和象征意象的手法,增加了詩意的層次和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