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城茅齋二首 / 作者:張舜民 |
多謝村人亮素貧,墻垣雖設不關門。
一杯藜粥茅亭上,臥看南山飛白云。
|
|
杜城茅齋二首解釋: 《杜城茅齋二首》是宋代張舜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多謝村人亮素貧,
墻垣雖設不關門。
一杯藜粥茅亭上,
臥看南山飛白云。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張舜民居住在茅齋里的情景和內心感受。詩人感恩村人們對他貧窮卻光明磊落的態度,詩人的茅齋雖然設有墻垣但從不關閉大門。在茅亭上,他喝著簡樸的藜粥,躺在那里觀賞南山飄揚的白云。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張舜民的生活態度和審美情趣。首先,他表達了對村人們的感激之情。盡管他生活貧困,但村人們對他的態度卻是亮素貧,也就是看到他的真實本質,不以物質貧富為評價標準。這種亮素貧的態度使詩人倍感溫暖和安慰。
其次,詩人描述了自己茅齋的情景。盡管茅齋有墻垣,但詩人從不關閉大門,暗示他的茅齋是開放的,歡迎來訪的人。這種開放的態度顯示了詩人的豁達和胸懷,他愿意與人分享自己的生活。
最后,詩人描繪了自己在茅亭上的休憩時光。他只有一杯簡樸的藜粥,但這并不妨礙他享受自然美景。他躺在茅亭上,仰望南山飄過的白云,這種悠然自得的姿態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樸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樸素生活的贊美和對自然的熱愛,同時也體現了他的豁達心態和對人情的感激之情。這種崇尚貧富無關、追求內心寧靜的生活態度,展示了宋代士人的風范和審美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