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懷 / 作者:王令 |
槭槭庭前樹,朝零非昔稠。
呦呦草蟲鳴,暮急曉未休。
耎雖無不平,豈亦有哀憂。
胡為勞吟呻,與士傷感投。
壯士亦何者,哀哦與蟲酬。
所抱不列陳,調苦難謠謳。
高目有遠見,直懷羞曲求。
蒿藜襲久安,功名忘前休。
日月忽未幾,天地今復秋。
少壯負所懷,老大將安謀。
生無及人功,死骨埋泉羞。
胡為不奮飛,徒與寒餓仇。
|
|
秋懷解釋: 《秋懷》
槭槭庭前樹,
朝零非昔稠。
呦呦草蟲鳴,
暮急曉未休。
耎雖無不平,
豈亦有哀憂。
胡為勞吟呻,
與士傷感投。
壯士亦何者,
哀哦與蟲酬。
所抱不列陳,
調苦難謠謳。
高目有遠見,
直懷羞曲求。
蒿藜襲久安,
功名忘前休。
日月忽未幾,
天地今復秋。
少壯負所懷,
老大將安謀。
生無及人功,
死骨埋泉羞。
胡為不奮飛,
徒與寒餓仇。
中文譯文:
庭前的楓樹紛紛落葉,
早晨的零星,非昔日的茂盛。
嗡嗡草蟲鳴叫,
黃昏匆忙,拂曉未休。
雖然我沒有什么不平之事,
又怎么會有悲傷和憂愁呢?
為何要勞苦地吟詠呻吟,
與文士一起傷感抒懷。
豪壯的人又算是什么呢,
悲傷和蟲子一起應和。
我所懷抱的并不屬于列傳中的英雄,
調動苦難,難以譜寫歌頌之詞。
高瞻遠矚的目光,
直接把羞恥曲解為追求。
我長期以來只埋頭於蒿藜的平安,
功名已經忘卻了過去。
日月轉瞬即逝,
天地又到了秋季。
年少時懷揣的理想,
老大將要安排謀劃。
生命沒有取得偉業,
死后的骨灰葬在泉邊也成了恥辱。
為何不奮發飛翔,
卻與饑寒成為敵人。
詩意和賞析:
《秋懷》是宋代詩人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秋天景色為主線,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處境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詩的開篇,通過描寫庭前的楓樹落葉,將秋天的凋零景象與過去的繁盛做對比,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無常。接著,詩人描述了草蟲的鳴叫聲,以及黃昏匆忙和拂曉的忙碌景象,暗示著時間的緊迫感和生活的瑣碎與繁忙。
詩的第二節,詩人否定了自己有不平之事的想法,認為自己并沒有什么可抱怨的,因此不應該有悲傷和憂愁。然而,詩人又反思自己為何要勞苦地吟詠呻吟,與文士一起抒發傷感。這里表達了詩人對詩人身份和文人境遇的思考,以及對于文學創作的質疑和反思。
接下來的幾節,詩人通過對壯士、調苦難謠謳、高瞻遠矚的目光等形象的討論,表達了對于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考。詩人認為壯士的身份并不重要,悲傷和蟲子的鳴叫并不值得應和,他所懷抱的并不屬于傳世的英雄事跡,也無法寫出調動苦難的歌頌之詞。這里反映了詩人對于功名利祿的淡漠和對于傳統價值觀的質疑。
最后幾節,詩人通過描寫日月的轉瞬即逝和天地進入秋季,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短暫。詩人在年少時懷揣理想,而如今年老,需要安排謀劃將來。他認為自己沒有取得偉業,將來的安排和規劃也成為了一種無奈。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思索和反問,為什么不奮發飛翔,而與饑寒成為敵人。
整首詩詞通過對秋季景象的描繪和對個人處境、人生意義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功名利祿的淡漠和對于傳統價值觀的質疑。詩中表現出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思想的糾結,以及對于個人選擇和人生意義的思索。整體上,詩詞的意境深邃,文字簡練,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思想特點和對人生哲學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