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束熙之雨后 / 作者:王令 |
獵獵風吹雨氣腥,誰翻碧海踏天傾。
如何農畯三時望,只得官蛙一處鳴。
何處斷虹殘冷落,有時斜照暫分明。
當車收轍云藏跡,依舊晴空萬里平。
|
|
和束熙之雨后解釋: 《和束熙之雨后》是宋代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獵獵風吹雨氣腥,誰翻碧海踏天傾。
如何農畯三時望,只得官蛙一處鳴。
何處斷虹殘冷落,有時斜照暫分明。
當車收轍云藏跡,依舊晴空萬里平。
譯文:
風勁地吹著雨,氣味令人不快。誰能翻過蔚藍的海洋,踏上傾覆的天空。
農人們期待著三時的農事,只聽見官僚的青蛙在一處鳴叫。
彩虹在何處斷裂,殘缺地冷落下來。有時陽光斜照,暫時分明。
當車轍收攏,云彩隱藏了蹤跡,依舊是晴朗的天空,一望無際平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雨后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自然和社會現象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開頭描述了風勁、雨氣腥臭的情景,給人以狂風暴雨的感覺,這種氣候也象征著社會動蕩和不安定。
接著,詩中提到了“誰翻碧海踏天傾”,表達了作者對時局動蕩和社會秩序倒置的憂慮。這句話暗示著社會的混亂和權力的顛倒,令人感到不安。
然后,詩詞轉向農民的角度,以“農畯三時望”來代表農民們期待著農時的到來,期盼著豐收。但只能聽到“官蛙一處鳴”,暗指官僚們的聲音和權威壓倒了農民的聲音,農民的期望被忽視和壓制。
接下來的兩句詩描繪了斷裂的彩虹,寓意著美好的事物會有破碎和消逝的時刻。陽光的斜照則表明即使在困難時期,也會有一些短暫的明亮時刻。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車轍收攏,云彩遮掩,晴空依舊,一片寧靜和平坦。這里可以理解為即使經歷了動蕩和困難,最終還是會回歸平靜與寧和。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社會現象的隱喻,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動蕩和不公的擔憂,并對平靜與和諧的向往。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農民的關注和對美好事物脆弱性的思考。 |
|